一、 部门概况
根据省委、省政府2010年1月下达的“三定方案”明确我单位主要职能为承担全省近期经济运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等职责。
(一)部门主要职能:
1、承担调节全省近期经济运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职责;拟订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并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2、拟订工业、信息化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地方性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
3、监测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并发布有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编制近期经济运行调控目标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承担煤、电、油、运调度和协调保障工作;承担工业用煤、成品油的协调和紧急调运工作;协调电力调度,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参与协调交通综合运输,负责铁路运输综合协调工作;负责工业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有关工作,综合协调应急状态下重要工业品的供应保障工作;负责信息化应急协调、无线电应急处置工作,参与产业损害调查工作。
4、负责提出工业、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的建议,按照规定权限审批、备案和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承担全省技术改造管理和资金安排工作;负责部门预算内的政府信息化项目的审核工作;承担工业、信息化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减免税审核工作,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投资项目机电设备招标工作。
5、拟订高技术产业中涉及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产业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国家和省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及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与工业、信息化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拟订省级财政技术创新资金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指导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工作。
6、负责工业、信息化行业管理;负责全省民用航空产业、通用飞机发展的协调和推进工作;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船舶和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工作;指导相关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拟订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政策措施,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负责工业园区规划布局;承担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的职责,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负责盐业行业管理工作并指导协调烟草工业和专卖管理工作;管理药品储备;负责软件企业认定、软件产品登记、系统集成认证、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认证工作。
7、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质量、计量、标准化、国防专利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承担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重大事项、重点专项任务的实施及相关保障服务工作;负责民爆器材行业生产、销售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负责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的国家安全、保密、保卫工作,承担从事军品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创新;指导和协调国防工业外事工作;负责地方单位武器装备动员工作。
8、指导民口军品配套工作,实施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和产业化,加快对外协作交流,推动与地方经济的结合;负责地方军工电子单位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核、论证、申报、验收等工作。
9、拟订企业改革工作规划,指导和协调企业改革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工作;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帮助并指导拟上市企业做好相关协调工作;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行业协会工作;承担全省企业法律顾问执业指导工作;组织和指导经济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教育培训工作。
10、负责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的指导、综合协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管理国家和省财政下拨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信用担保、小额贷款行业。
11、贯彻实施节约能源和促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拟订并实施工业和信息化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和政策,组织开展相关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及节能监察执法工作;指导并监督管理相关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及认定工作;组织实施相关行业节能改造项目、示范工程和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工作;拟订省级财政用于工业、信息化节能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散装水泥生产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
12、拟订信息化规划和政策,统筹推进信息化工作;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促进通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指导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企业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推广和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拟订省级财政信息化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13、指导协调通信业发展;负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协调和管理;指导相关部门拟订通信管线、公共通信网、专用信息网的规划;牵头协调电信市场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宜;监督管理全省网络和信息服务市场;联系并协调在黔电信运营企业相关工作,协调指导党政专用通信工作。
14、统一配置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协调处理军地间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
15、承担网络安全及相关信息安全管理的职责;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
16、开展工业和信息化对外合作与交流;指导相关企业开展区域化合作、国际化经营;承担中央驻黔企业的服务和协调工作。
17、承办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省经信委系统2014年部门决算汇总单位14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参公单位2个:贵州省食品工业办公室、贵州省包装工业办公室。
省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6个: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中心、《机械与电子》杂志社、贵州省机电情报所、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电子工业学校、贵州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省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2个: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贵州省企业干部培训中心。
自收自支单位1个: 贵州省电子信息产品维修服务中心。
科研单位改制代管单位2个:贵州省轻纺工业设计院、贵州东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三)部门人员构成:总编制人数1,485人,其中:行政编制239人,事业编制1,246人。在职实有人数974人,其中:行政实有235人、事业实有739人。遗属32人。离退休人员1315人。
二、2014年部门决算数据情况说明
(一)2014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4年度决算各项收入合计61,659.16万元,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85.79万元,上年结转和结余12,694.93万元,全年可用收入合计74,439.88万元。2014年度决算各项支出合计60,928.13万元,结余分配616.19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2,895.56万元。
(二)收入情况说明:
2014年本部门决算收入总计:61,659.16万元,其中:
1、 财政拨款收入51,081.89万元,详情列表如下:
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财政收入明细表
单位:万元 |
支出功能分类
科目编码 |
科目名称 |
合计 |
|
合计 |
51081.89 |
2050302 |
中专教育 |
2282.05 |
2050303 |
技校教育 |
2752.27 |
2050305 |
高等职业教育 |
2914.12 |
2060403 |
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 |
500.00 |
2080699 |
其他企业改革发展补助 |
1040.00 |
2111001 |
能源节约利用 |
400.00 |
2150501 |
行政运行 |
8367.91 |
2150502 |
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
1396.4 |
2150510 |
工业和信息产业支持 |
25810.5 |
2150599 |
其他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支出 |
2288.04 |
2150699 |
其他安全生产监管支出 |
25.00 |
2150805 |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
1070.00 |
2150899 |
其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 |
1000.00 |
2159999 |
其他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 |
550.00 |
2210201 |
住房公积金 |
595.60 |
2220508 |
医药储备 |
90.00 |
|
|
|
|
|
|
2、事业收入3,459.11万元,该项收入主要是我委下属五所学校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学费、住宿费等收入以及预算外转公共财政收入拨款的培训费、鉴定费和固定资产出租等收入。
3、经营收入359.5万元,该项收入主要是贵州省企业干部培训活动中心的经营收入以及各委属事业单位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少部分收入。
4、其他收入6,758.66万元,该项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从其他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房屋拆迁补偿款等。
5、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85.79万元,为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事
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弥补当年收支缺口的资金。
上年结转和结余12,694.93万元,为上年度支出预算结余,大部分是项目经费结余,为上年度预算安排,需分期或分年度按计划实施,结转到本年度或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三)部门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1)支出决算总额60,928.13 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805.73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基本支出19,418.05万元,项目支出31,387.68万元。
基本支出中职业教育支出7,948.45万元,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支出1,1012万元,住房改革支出595.6万元。
项目支出中职业教育支出138万元,企业改革补助320万元,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支出25,936.49万元,安全生产监管支出189.35万元,其他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973.85万元,重要商品储备90万元,其他制造业支出 1,600万元,技术研究与开发500万元,能源节约利用219.04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1,420.95万元。
(2)部门决算“三公”经费情况。
2014年“三公”经费共计支出739.48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91.22万元,占“三公”经费25.86%,含省政府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团的12团次25人的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我部门车辆实有数为113台,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03.43万元,占“三公”经费54.55%,含公务车购置费及租车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144.83万元,为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占“三公”经费19.59%。
(四)年末结余说明
2014年度本部门结余分配616.19万元,为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和缴纳的所得税等。年末结余12,895.56万元,其中:教育支出结余3,906.38万元,技术研究与开发结余5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结余1,333.42万元,节能环保支出结余566.15万元,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结余7,039.61万元。以上结余大部分是项目经费结余,为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需分期或分年度按计划实施,结转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五)部门决算表(略)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5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