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本级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 省有关部门(单位)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 省直部门所属单位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 各市州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

贵安新区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2017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新区财政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新区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决贯彻国家减税降费各项政策,规范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执行,盘活存量资金,深化财税改革,全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和地方财政支付风险,预算执行取得预期效果,财政运行整体良好。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新区财政总收入完成306505万元,为年初预算269888万元的113.57%,同口径相比较上年增长71.67%(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0372万元,超收37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0.23%,同比增长38.61%。其中:税收收入14686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1.58%;非税收入1350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4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16618万元,比上年增长78.2%。

  平衡情况:2017年新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372万元,加上中央和省补助收入137196万元,上年结余64103万元,按照规定从基金预算调入、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结转超过2年的收回资金等调入公共预算资金160732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604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置换债券收入25069万元,当年收入合计653516万元。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661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5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5070万元,当年支出合计443188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结余210328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41155万元(本级预算资金结转支出20353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结转支出20802万元),补充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917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719229万元,加省级补助收入1253万元,上年结余131258万元,收入合计85174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605569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11699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结余134472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62万元,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全额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无结余。

  (四)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债务收支

  省人民政府核定贵安新区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新增额度0亿元,新区实际减少政府债务0亿元。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收入调度力度,努力完成目标任务。针对新区各项复杂因素,新区财税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强化税收征管调度。一是加强收入分析,分解收入目标责任,狠抓目标考核,积极与新区各园区、各重点企业沟通对接,时时监测收入数据,坚决按照目标任务加强收入调度力度。二是在征管过程中抓好以大税源行业、大项目、大企业、大税种为核心的重点税源精细化管理,同时抓大不放小,收好零散税源,确保应收尽收。

  (二)强化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面对新区收支矛盾突出的局面,新区财政加大聚财力度,聚焦保障民生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一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及其他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费等支出。二是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为目标,分类盘活、处置财政存量资金,统筹用于扶贫、教育、卫生等民生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认真研判国家政策支持方向,积极筛选项目,努力争取上级资金。2017年,在均衡性转移支付、工信化支持、民生保障以及支持“三农”等方面共争取各类资金115536万元,为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获全省财政综合考核第一名,获奖励资金3000万元。

  (三)坚持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新区始终把民生支出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2017年新区九类重点民生支出完成244005万元,同比增长49.66%。一是新区投入69011万元,同比增长149.5%,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同时,为迎接全省“普十五”验收督导,全力做好教学设备更换、教学设施维修等资金保障工作。二是新区投入33646万元,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水平。三是新区投入40114万元,加强新区城市运营管理水平,加大对大学城等园区在城乡社区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四)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实现财政发展水平新提升。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一是为推动新区各园区加快发展,进一步明确新区与园区间财税关系,制定《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和大学城财税管理模式试点方案》以及《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政府奖励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补助方案》;二是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区财政预算管理,促进依法理财,重新修订印发《贵安新区财政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使新区财政预算管理更加规范,更加适应新区发展现状。

  (五)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债务化解、风险防控等制度。一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债务置换台账,规范债券资金使用。2017年争取置换债券资金57亿元,并及时拨付各债务单位,保障新区应偿还政府债务本金全覆盖,年节约利息支出约2亿元。二是多措并举,化解新区政府债务,防范债务风险。对新区政府债务和所属国有企业债务结构、期限、利率等进行综合分析,认真研究测算到2030年新区分年度收支情况,提出化解新区债务的若干措施,起草印发《贵安新区债务化解工作方案》、《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贵安新区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等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积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区债务统计上报制度。对新区债务单位债务举借、债务偿还、每月的货币资金收支情况及余额进行动态监测,摸清资金“家底”,督促所属国有企业建立债务偿还应急周转资金池,确保债务按期偿还,有效防控国有企业债务支付风险。

  三、2018年新区财政预算安排草案

  (一)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

  2018年新区财政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预算法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决定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有效盘活存量资金,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支持新区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生态环境建设;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大预算公开力度,加快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根据财政收支政策要求并结合新区实际,2018年财政收支预算和工作措施拟安排如下:

  (二)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安排,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420704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37.26%,增加114199万元。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安排165468万元,同比增长54.19%;上划省级收入安排55236万元,同比增长42.29%;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00000万元,同比增长24.71%。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83963万元,比2017年预算增长28.95%,增加131103万元。

  平衡情况:2018年当年财力合计为58576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200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合计125797万元(含返还性收入2166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56052万元、专项性转移支付48085万元),上年结转结余收入41155万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38352万元,从开投公司调入9459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1000万元。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396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00万元,支出合计585763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无结余。

  2.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70000万元,上年结余134472万元,上级预下达转移支付收入503万元,从开投公司调入资金52489万元,收入合计105746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50003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38352万元,上解上级10703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结余158406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2000万元,支出92000万元,收支相抵,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无结余。

  四、完成2018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收入征管,着力稳增长、提质量

  正确处理减税降费与依法组织收入的关系,全面抓好收入征管。一是落实任务、强化财税协同配合,协调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全年税收收入预算,分级分区落实责任、传导压力。完善激励约束办法,进一步调动各级各部门抓征管、促增收、调结构、提质量的积极性。二是落实责任、强化调度,严格实施绩效目标考核办法。三是落实监管、提高税源管控能力,健全税收保障机制,加大涉税信息共享力度,密切跟踪重点税源变化和税收缴纳情况,通过提高征管效率来挖掘增收潜力。

  (二)强化支出管理,着力抓统筹、提绩效

  一是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原则,优先落实保障工资性支出、运转性支出、基本民生支出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必要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二是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事项,年度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再追加预算。三是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通过超前论证、加快项目实施,避免“资金等项目”问题。特别是对部门结余资金及结转1年以上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年内难以执行的资金,及时调整用途、用于急需支出,避免资金沉淀,提高支出效率。四是加快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和公开,倒逼财政资金管理成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化改革引领,着力强管理、上水平

  一是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切实加强财政监管,抓好国有资产、财务会计、政府债务等基础性管理。二是进一步强化四本预算统筹改革,加大一般公共预算与其他预算之间统筹力度。三是进一步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夯实基础数据,做好分月还本付息测算工作,确保按期偿还。建立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强化风险防范和应对,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强化向上争取,着力争项目、要资金

  一是尽力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并加大“跑部进厅”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资金落户新区;二是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充分利用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示范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国家级招牌,争取上级在政策上向新区倾斜;三是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债券资金,解决新区重大民生建设项目资金需求。

  当前经济形势十分复杂,财政改革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新区各项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说明:各年度因机构改革、机构预算级次变更等因素,预决算公开单位名称、名单根据规定相应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