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财政局,贵安新区管委会财政局,各县(市、区、特区)财政局,省推广PPP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按照我省PPP工作安排,省推广PPP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全省PPP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梳理,并于2016年3月举办了全省PPP示范项目督导会。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全省PPP项目推进情况。我省各地梳理PPP项目工作落实较好,充分运用了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全省共有1612个项目录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投资总额约9859.15亿元。
一是从市(州)级看,黔南州(396个)、贵阳市(234个)、六盘水市(206个)、黔东南州(203个)排在前列,项目投资总额分别为2205.2亿元、1839.7亿元、1146.6亿元、1268.1亿元。这四个市(州)共占项目总数的64.45%,占投资总额的65.52%。
二是从县级看,盘县(82个)、西秀区(81个)、观山湖区(72个)、龙里县(71个)、金沙县(58个)、惠水县(56个)排在前列,拟投资额分别为356.44亿元、297.04亿元、392.96亿元、293.33亿元、154.52亿元、426.72亿元。这六个县(市、区)占项目总数的26.05%,占总投资金额的19.48%。遵义市本级、汇川区、云岩区、大方县、麻江县等部分县区尚未录入项目。
三是从行业分布看,项目主要分布在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水利建设、片区开发、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政府基础设施等18个行业。市政工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数分别为405个、188个、132个和123个,占项目总数的52.60%。
四是从实施进展看,处于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和执行阶段的项目数量分别为1493个、90个、8个和21个。其中识别阶段项目数量占比为92.56%,投资金额达8947.10亿元;准备、采购和执行阶段项目占比为7.38%,投资金额约912.04亿元。
(二)工作机制建立情况。
多数市县建立了PPP工作协调机制,初步形成了统筹推进格局。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和贵安新区明确由财政部门牵头,协调推进PPP工作;毕节市明确由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金融办多部门牵头;铜仁市明确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六盘水市未确定具体牵头部门;安顺市已建立了PPP中心。县(市、区)一级大部分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或成立了领导小组,乌当区、修文县、清镇市、习水县、西秀区、普定县、紫云县、平坝县、镇宁县等11个县(市、区)已根据需求建立了本级 PPP中心或PPP项目办公室。
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黔西南州、黔东南州等地制定发布了本地的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毕节市、黔南州等转发了《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但尚未制定本地相关实施意见;贵安新区正在起草指导意见。有近一半县(市、区)出台了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
(三)培训和宣传工作情况。贵阳市、铜仁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聘请专业人员组织开展了集中培训;贵阳市乌当区、白云区、修文县,遵义市仁怀县、绥阳县、余庆县,安顺市普定县、紫云县,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盘县,毕节市七星关区、金沙县,铜仁市万山区、德江县、石阡县、思南县、沿河县,黔南州惠水县、龙里县、平塘县,黔东南州凯里市、黄平县、麻江县、天柱县,黔西南州贞丰县相继开展了培训活动。
(四) PPP基金设立情况。安顺市、铜仁市、黔南州已成立PPP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正在筹建PPP基金;贵阳市南明区、乌当区、观山湖区、贵阳高新区、修文县、开阳县,遵义市凤岗县、习水县,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毕节市金沙县,黔西南州兴义市、望谟县,黔东南州凯里市,黔南州惠水县、瓮安县等拟成立PPP基金。
(五)示范项目推进情况。
1.2015年,我省纳入财政部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示范项目共计11个,总投资额约117.67亿元。贵阳市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二期项目、铜仁市大龙开发区停车场(汽车站)、贵阳市乌当区柏枝田水库工程项目、贵阳市高雁(比例坝)生活垃圾填埋场技改升级项目、桐梓县13个污水处理打捆项目、六盘水市综合管廊6个项目处于项目执行阶段。其中,贵阳市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二期项目、六盘水市综合管廊项目已成为全国行业PPP标杆示范项目,得到财政部大力推广,省内外各地纷纷前来参观学习。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综合管廊、铜仁北客运站建设2个项目处于采购阶段,贵安新区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项目、六盘水市(德坞)西客站、铜仁市德江县人民医院城北新区(一期)3个项目处于准备阶段。
2.第一批省级示范项目共计10个,总投资额25.24亿元。黔西南州兴仁县污水处理打捆项目、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2014年保障性住房等7个项目处于项目执行阶段,普定县水务一体化项目、安龙县城市综合管廊2个项目处于准备阶段。10个省级示范项目中除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拟退出外,其余9个项目已编制完成实施方案。
3.2015年全省第三批集中开工PPP项目共计11个,总投资额310.09亿元。瓮马铁路、铜仁客运南站建设项目、凯里市供水三期工程等4个项目处于项目执行阶段;贵州省兴义市马岭水利枢纽工程、贵阳市交通管理2号线一期、罗甸县综合体育馆建设项目、绥阳县旺草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4个项目处于准备阶段;绥阳县永山坎隧道工程、汇川区鸣庄城市棚户区项目、西秀区蔡官镇2015年生态扶贫少数民族小区3个项目拟退出。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地方对PPP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项目推进方面,部分地方对推进PPP认识不足,把争取PPP示范项目当成向上争取资金渠道,而不是真正把示范项目当成促使项目落地、带动当地机制体制变革的契机。在示范项目推选上,各地分布不均,部分市(州)上报项目方案简单,不规范,质量不高,导致示范项目在我省各地分布不均。部分市(州)尚无省级示范项目和集中开工项目。
(二)中介咨询机构较少,专业技术力量不足。PPP项目涉及政府管理、项目管理、投融资管理、工程技术和公共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目前大多数地方没有成立专门的PPP机构,缺乏PPP专业人才,且在黔落地专业中介机构较少,收取咨询费用较高,不能满足各地各部门推进PPP模式的需求,使得各地各部门开展PPP工作探索时间较长,实施进度较慢,效率不高。一些地方支持政策不明朗,导致社会资本信心不足,难以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三)融资难度大、成本高,项目落地难。当前,PPP项目融资方式主要依赖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利率高、周期短,难以适应大多数PPP项目收益低、周期长的特点。当前开发性金融对PPP项目有所支持,但是体量小、示范少,难以形成对PPP模式大力支持的格局。金融工具单一、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仍未解决,造成资金不能够及时落实到位,项目落地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建立健全PPP工作机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各地要尽快完善和建立PPP工作机制。没有协调机构的地方,要指定牵头部门,明确各部门分工,于6月底前建立。没有PPP实施办法或实施方案的地方,要抓紧制定,确保全省PPP工作统一领导、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
(二)加强运用PPP综合信息平台,建立全省PPP项目库体系。各地要积极运用综合信息平台进行项目管理,尽快补充完善全省PPP项目库,确保项目库完整、规范运行,积极为全国第三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作好准备。没有PPP项目、以及没有上报第二批省级示范备选项目的地方,要抓紧认真梳理当地建设项目和“十三五”规划项目,建立本地项目库。
(三)切实推进示范县示范项目推选工作,推动PPP规范发展。各地要切实做好示范县和示范项目的申报工作,形成一批可示范、可复制的案例,达到就近学习、就近示范的目的。财政部将在今年5—6月组织申报第三批全国示范项目,省推广PPP模式联席会议办公室计划在2016年10月组织申报第三批省级示范项目,各地要认真准备,做好项目方案设计、论证并及时申报,争取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
(四)抓紧组建运行省级PPP引导基金,发挥PPP引导基金作用。省政府已批准省级PPP基金组建方案,各地要加强子基金设立工作,完善PPP项目相关手续,争取获得PPP引导基金的投资支持。
(五)对示范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和督查,助推项目落地规范实施。各市(州)要尽快建立示范项目跟踪机制,确保辖区内项目规范实施。要进一步完善示范项目方案,规范开展物有所评价、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要总结经验,形成典型案例,真正起到标杆作用。
省推广PPP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16年05月0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