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政动态
资源整合,打造公物仓管理新生态
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实现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贵州省财政厅牵头研究制定《贵州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为国有资产管理带来新活力。《管理办法》创设全省共用模式,创新“四仓管理”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推动全口径资产调剂利用,构建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且高效协同的管理机制。

一、创设全省共用模式,强调资产配置调剂先行

公物仓依托贵州省预算管理一体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横向强力串联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破除部门壁垒,实现闲置资产共享交互,全方位激发跨部门协同效能;纵向打通省市县三级关键渠道,铺就资产顺畅流转“高速路”,保障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按需调配资产,实现公物仓资产全省共用、纵横贯通。明确公物仓管理遵循统筹调剂、优化配置、厉行节约、规范透明原则,夯实与预算管理紧密衔接机制,强化“先调剂、后预算”,明确单位新增资产配置需求优先通过公物仓资产调剂或借用等方式解决,未经查询匹配公物仓的不得新增资产配置,从源头拧紧资产配置“总阀门”。

二、精研“四仓管理”环节,全流程精细化管理资产

一是精筛入仓,充实资产储备根基。入仓环节,明确入仓资产定义范围,强调全面梳理资产和“应入尽入”要求,厚积资源能量,搭建资产“收纳库”,确保公物仓资产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为后续管理与调剂利用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严护在仓,稳固资产安全壁垒。在仓期间,明晰权属方权责,实施周全管护,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常维常新“待令”出仓,保障资产在仓期间稳定运行。三是规范出仓,畅通资源调配渠道。出仓环节,需求单位推送需求、权属单位发起申请、主管部门和省财政厅、省机关事务局、省科技厅依据审批权限层层把关。明确无偿划转、对外捐赠、出借等各类出仓方式要求,规范管理流程,确保资产出仓合法合规、精准调配、有序高效,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开辟顺畅的“流通渠道”。四是合规退仓,焕新资产循环生态。退仓环节,明确单位需收回使用或转让变现等资产可依规退仓,保障公物仓高效动态更新,及时淘汰无法使用资产,妥善处置退仓资产续接活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三、优化审批权限设置,激发资产共享协同活力

锁定公物仓资产管理特点,优化审批权限,为公物仓资产共享协同打开“便捷之门”,打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级次之间的壁垒,消除资产流动的“肠梗阻”,有效激发省市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参与公物仓资产共享活力,避免闲置浪费。资产入仓环节,赋予单位自主审批权,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资产出仓环节,除房屋及构筑物、土地使用权、车辆等重点资产外,根据资产价值合理划分审批层级,既压实主管部门管理职责,又确保重大决策的合规性与严谨性。资产退仓环节,权属单位按程序报省财政厅资产管理处室审批,既优化资产退仓流程,又强化单位大局意识,审慎退仓。

四、集中统一监管资产,构建全口径公物仓格局

明确将省级财政、机关事务、科技部门管理的各类资产纳入公物仓“统管”,发挥集中统一监管优势,促进资源整合、数据同步、业务协同,满足不同类型的资产需求。与贵州省仪器公共在线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全面整合资产信息,精准掌握设备动态,开放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查询功能,提升资产管理效能与透明度,消除部门间、机构间的信息孤岛困境,推动实现科研资产在不同主体间的有序流动与高效共享,构建大范围、全方位的公物仓理念,为资产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提供坚实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