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子化管理已经深入各个领域,电子支付已经成为当前支付的主流方式,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国家财政资金支付的电子化管理也在逐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的电子化管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良策,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财税管理的必经之路,国库集中支付的电子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坚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变和本着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财政国库信息化建设迈入全新阶段。
一、变“有纸化”为“无纸化”
传统模式下,国库集中支付主要是用纸质凭证来作为依据,然而纸质凭证缺少科学性和技术性,最近财政资金出现的安全问题,大多都与纸质单据和公章的伪造有关,造成各种各样的资金支付安全性问题。国库集中支付的电子化管理是实现“无纸化”支付,利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在财政、人民银行、国库支付业务代理银行三方等部署电子凭证库,联通三方业务系统,通过流程再造整合成一个完整闭合的管理链条,以实现通过发送电子指令办理财政资金支付及清算业务,取消纸质凭证和单据流转,建立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财政国库业务代理银行四方间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花溪区财政局在电子化支付上线前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进行了网络调试、调整财政一体化系统,并为每家预算单位设置了电子印鉴。在执行了一段时间的纸质和电子化支付并行的基础上,已完成67家一级预算单位与105家二级预算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上线工作,并与5家代理银行和人民银行花溪代理支行实现了电子化传递及清算流程。
二、变“过滤网”为“防护网”
花溪区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的上线,得到了各家预算单位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预算单位不用再打印传统的纸质凭证,传统的纸质凭证、公章等常会出现造假现象,给财务犯罪提供了契机,现在从预算单位传递过来的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电子数据,采用电子支付的方式,以更加科学、先进的技术方式构建财政支付管理的“防护网”,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章加密以后,直接传输到代理银行,运用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可塑化,将所有业务集中于这个载体上,建立起财政部门、人民银行、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之间的信息衔接、相互制约的机制,实现数据的汇集、深度处理、分析和共享,最终形成闭环式的财政管理系统,减少人为干预影响,推动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让资金运转更加流畅、规范,有利于进一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避风险。
三、变“低效能”为“高效能”
伴随着全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国库的收支额度也在不断增大,光是2020年一年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就达5万多笔。
支付过程手续繁琐,国库集中支付的工作量急剧增加,财政、人民银行、预算单位、代理银行的工作人员需要办理类似手工盖章、逐笔打印、取单送单等一系列工作内容,办事效率低,消耗大,而且容易出错,不仅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及财力,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在财政资金支付过程中,需进行固定时期的支付凭证审核,在大量纸质凭证当中找出真实性数据原本也是非常有难度的一项工作,而且纸质凭证也较容易受自然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对纸质凭证保管不当,造成纸质凭证受潮或是被虫蛀等。及时创新、提高管理方式,以电子化充分取代纸质单据的工作形式,将效验工作交给了计算机处理,自动对账,将工作人员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水平,降低了行政成本,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