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政动态
安顺财政打出“组合拳”确保基层 “三保”落细落实
字号: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强化资金保障的新要求,安顺市财政局(市国资局)结合工作实际,打出系列政策组合拳,不断提升基层“三保”效能,确保该项工作落细落实。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牢固树立“三保”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重要抓手的理念。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防范化解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将“三保”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兜住“三保”的底线,严禁“三保”出现任何风险。

二、统筹财力,精准发力,确保“三保”支出。

一是按照 “三保”支出“五个优先”原则,抓好2021年“三保”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工作。

二是统筹自有财力和上级各项转移支付、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清理回收财政垫付款项等措施,切实提高“三保”保障能力。

三是对县级应配套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三保”支出,及时足额配套。

四是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对本级“三保”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对可能存在的“三保”风险,分析原因,拿出处置措施、处置方案及时报同级党委政府研究和处置,在没有发生挪用或未发生无预算拨款的情况下,县级因财力或库款的原因确实无法处置时,提出无法处置的理由、原因和具体建议及时上报市级研究处置。

三、突出财政支出保障重点,加强民生兜底保障。

市县各级各部门统筹好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把基本民生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优先保障基本民生投入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一是上级转移支付优先保障基本民生支出。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等基本民生支出放在优先保障的重要位置,确保只增不减。县区财政部门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做好基本民生支出经费安排。

二是合理分配和使用民生类专项资金。县区财政部门在编制年初预算时,在保障工资性支出后,优先保障基本民生支出,确保不留缺口。保障基本民生支出存在财力缺口的县区,原则上不安排建设性支出,对已安排的建设性支出也要调整压缩用于弥补基本民生支出缺口。

三是压减一般性支出用于基本民生保障。市县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厉行节约,大力压减会议费、培训费、宣传费、咨询费等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将节省下来的资金调整用于城乡义务教育、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补助等基本民生领域支出。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将长期沉淀闲置以及短期内不需使用的财政资金及时调整用于保障基本民生。

四是加强基本民生领域财政资金管理。建立健全基本民生资金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及时开展民生资金自查自纠工作,县级应配套的民生支出足额配套。加强资金监管,加大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提高民生资金管理的规范性。

四、加强工资专户管理,确保工资发放不出风险。

县级财政切实压实所辖县区工资发放主体责任。在编制年初预算时,按照积极稳妥、定员定额的原则, 结合财政供养人员情况,足额编制基本支出人员经费预算,预算安排时不留保障缺口。严格按照《省财政厅 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关于进一步做好财政资金调度有关工作的通知》(黔财库[2021]7号)、《省财政厅 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关于进一步规范集中支付管理全面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的通知》(黔财库[2021]16号)有关要求,做好工资户库款保障工作。工资专户需县区自身组织收入予以保障的部分,从财政库款基本户等账户将余额及当日收入,逐日划拨至财政工资专户。若当日未足额划拨,次日人民银行不再办理其他款项支出,代理银行不办理国库集中支付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必须全部通过财政工资专户支付和清算,严禁通过财政工资专户办理除工资之外的资金清算和任何垫付款项。县区财政局动态监控本县财政收支形式和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工资发放情况,对出现或可能出现工资拖延发放等突发事件的,必须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报告”。

五、厉行节约,确保基层运转支出。

市县财政部门将人员定额公用经费足额纳入年初预算,并按照序时进度拨付至各部门单位,确保各级各部门日常工作中水电、通讯、政务网络等经费需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严控一般性支出,但不得出现断水、断电、断网等影响办公的情况。

六、严肃问责。

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要求,市级对“三保”保障不力的县区和部门进行约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截留挪用、套取骗取“三保”资金行为,依法依规依纪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