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政动态
荔波县积极探索“355”产销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字号:

荔波县持续紧扣“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以坝区结构调整为主阵地,坚定不移实施“1+5+N”产业,积极探索“355”产销模式,开拓了一条独具荔波特色的消费扶贫新路径,实现“黔货出山”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有力推动了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增收致富。

一、“三个层次”构建特色产业

一是“一县一业”持续推动。我县发展桑蚕产业,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三种模式和“政策扶持+保底收益”利益联结机制,并引进绿宝石丝绸有限公司、粤盛公司等企业参与桑蚕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打造集蚕茧、缫丝、果桑、桑芽菜(茶)加工等生产及观光于一体的桑蚕产业园,“白蚕绿桑”织出一条依托资源、具有特色、农企共赢的“新丝路”。全县94个村参与发展,建成蚕房28.6万平方米,参与农户8927户35708人,其中覆盖带动贫困户4525户10800人,蚕农直接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

二是“一乡一品”锋芒毕露。依托自身自然条件及资源等优势,发展出一条特色产业路。玉屏街道、朝阳镇以发展特色精品水果产业为主;茂兰镇以发展桑蚕产业为主;佳荣镇以发展生态牛(佳荣牛)和食用菌产业为主;黎明关水族乡以发展青梅和中药材(石斛)产业为主;瑶山瑶族乡以发展特色精品水果和生态禽(瑶山鸡)产业为主;小七孔镇以发展百香果和冷水鱼产业为主;甲良镇以发展食用菌、辣椒产业为主。

三是“一村一特”涌动生机。各村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培育出阳凤大米、尧花马铃薯、甲良蓝莓、双江葡萄、瑶麓小花生、八烂水蕨菜、架桥鲟鱼、特种养殖等30余个特色优势小产业,带动贫困户6648户21012人。

二、“五大特色”打造特色农产品

一是水果品质持续提升。有8家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百香果产业实施,种植面积从2019年的0.7万余亩发展到现在近1.3万余亩,并实施蜜柚、枇杷、血桃等“老旧”水果产业提质增效3万余亩,精品水果面积突破13万亩,覆盖贫困户1534户5658人。续建果园观光步道,变果园为观光园,龙宝山血桃、拉岜蜜柚、朝阳枇杷3个万亩果园相互构成了荔波春赏粉红桃花、夏品黄金枇杷、秋尝橙黄蜜柚的休闲农旅结合产品,实现了果园自身效益与休闲农业收入“双增双赢”效果。

二是中药材产业规模持续壮大。铁皮石斛种植0.8万亩,累积中药材面积已突破2万余亩,覆盖贫困户860户2967人,正着力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三是青梅产业链持续延伸。累计面积2.5万亩,带动贫困户506户1823人,万亩梅园逐年扩大,冬游雪白梅花景观更加壮丽,吸引四海八方游客、带动农产品销售,梅园农户体验到未收果品就先获得农家旅游收入的“一种作物两份收益”的喜悦;青梅精、话梅、青梅酒、青梅汁等系列保健产品出口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四是特色养殖产能稳步提高。年计划生猪出栏7.8万头、家禽出栏120万羽、牛出栏1.5万头,今年已新增万头养猪场2个、500头以上养牛场1个、万羽禽场2个、良种扩繁场1个,全县存续各类养殖场351个,为快速增加产能提供支撑保障。

五是蔬菜产业技术含量持续加大。目前蔬菜种植8.13万亩,引进贵州五象建以桑枝为主培养的黑木耳等食用菌规模化、标准化基地,今年计划5000万棒,正努力把荔波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大规模的黑木耳加工种植基地。

三、“五个渠道”推动农产品销售

一是大力推进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建设。目前,已完成消费扶贫专柜建设156个,并已投入使用,更加便利消费者购买扶贫产品。已完成“荔波古镇残疾人农产品中心”、“布依布然”、“荔波县放心粮油专卖店”等消费扶贫专馆建设3个,经营面积130平方米,共对接106款产品。在微信小程序和淘宝上已完成“美荔农商”、“布依布然”、“贵州荔波特产馆”、“荔波县粮食购销公司”等4个专区建设,共对接线上产品136款。

二是推进农产品“七进”工作,解决县内供需销售不平衡问题。一是进学校。贵州省福永黔餐饮有限公司与12家本地企业签订购销协议,设置15个“校农结合”收购点,采购本地农产品品种及数量达92%左右,资金约600多万元。二是进超市。引导县内华联超市、富万家超市、永汇超市等与李记果品批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大户)签订农产品进超市保销协议,超市内本地季节性水果约占60%,蔬菜占35%。三是进食堂。荔波县粮食购销公司大米和粮油入驻贵州出版集团食堂超市,瑶山鸡、百香果、砂糖橘走进国家林草局食堂,架桥鲟鱼进入部分政府机关食堂和学校食堂。四是进社区。在县内建设15个社区驿站,与朝阳玉米、甲良华林鸡蛋、甲良蓝莓等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试运营一月销售达5万元;五是进医院、企业及军营。福永黔公司已与县消防队食堂签订供销协议。已向省委军民融合处申报黔货出山进军营项目1个,正在对接县旅游饭店业协会与农产品企业洽谈。

三是抓好省内外市场对接,引导建立大宗农产品订单交易。省内贵阳方向等市场:争取到贵阳农产品物流园扶贫专区3年期免费“铺位”2个;助推贵州启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贵州长旺集团合作开发铁皮石斛花蜜月饼等系列产品;荔波众鑫合作联社与俄罗斯驻贵州商会签订了蜜柚销售协议。广州等珠三角市场:贵州五象实业有限公司和荔波金荔百香果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县内多家企业与广州消费扶贫联盟达成了农产品销售合作意愿;广东客商投资企业贵州粤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央视资源直播和东西协作资源,把桑芽菜通过批发市场、胜佳连锁超市、西亚兴安连锁超市、星级酒店资源和央视直播等方式,销往珠三角地区,目前销量达到72吨;荔波金荔百香果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销售商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五象公司已并与广州企业达成了黑木耳销售意向;启明公司与浙江等地医药企业签订石斛采购协议。目前在与广州百农联合供应链公司进一步对接洽谈瑶山鸡产业投资开发项目等事宜。

四是发挥电商优势,多渠道销售农产品。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综合型、垂直型电商平台合作,鼓励建立产地仓等直采模式,扩大采购数量,提高配送能力。用好贵州电商云、贵农网等地方平台,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加大农产品推介力度。加强与阿里巴巴、苏宁、贵州电商云等线上线下融合平台合作,挖掘消费潜力。一是开展“县长代言”“县长网络直播带货”和黔邮乡情枇杷首秀直播;二是开展“农产品促销暨电商扶贫年货节”线上线下展销活动,活动交易额达70万元;三是推荐荔波县粮食购销公司和荔波普生铁皮石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架“贵高速最汇购商城平台”、贵州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人民优品合作销售大米和铁皮石斛产品;四是指导开展2020年荔波朝阳第四届枇杷节暨电子商务助农网上直播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