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政动态
黔西南州安龙县多管齐下 培植壮大集体财源
字号:

黔西南州安龙县立足自身职能,多管齐下助推产业集聚县发展,坚持以稳健的财税政策大力培植财源,扶持规模企业、培育中小微企业并重发展,坚持“共享经济”发展理念,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做大做强工业,优化工业主体财源。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发展工业作为财源建设的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中心,构筑财源建设强势板块,确立工业主体财源地位,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围绕自备电厂、金源生态载能、石材产业园上下游产业构建新型工业产业园区体系,进一步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强大支撑。二是做特做精农业,巩固和发展基础财源。紧密结合安龙县实际,积极实施好以食用菌产业为主,生猪养殖、林下经济、铁皮石斛、薏仁米、花卉、特色中药材、精品水果多业并举等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农业产业项目,努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大附加值上做文章,形成大农业发展格局,巩固农业基础财源地位,把安龙县的农产品优势转化为工业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和财政增收。三是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产业。紧紧围绕“东有镇远,西有安龙”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以实现“历史文化体验城、山地生态康养城、脱贫攻坚示范城”为目标,大力打造仙鹤坪国家级森林公园、招堤国家湿地公园、笃山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等优质旅游品牌,实现“全域有景点、四季有看点、时时有热点、天天有游客”,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经济优势转化为财政优势,进一步增加财政收入。四是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新兴财源。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为民营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加强对民营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把发展民营和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培育财源新的增长点,按照“谁发展快,谁对财政的贡献大,就扶持谁、支持谁”的原则,彻底打破所有制界限,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外的经济活动,促进民营企业快速扩张。五是持续壮大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积极引导县外大型建筑业企业落户,对建筑企业进行上门服务,主动对接、简化流程,指导企业完成工商注册、资质办理和统计入库工作。结合棚户区改造项目,通过合理调控土地供应结构和投放数量,科学合理安排用地供应计划,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充分装配式建筑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发展转型升级,在政府投资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工业建筑等领域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六是积极向上争资立项。树立本级财力保基本,争取上级资金助发展的思路,用好国家产业扶持和行业带动政策,把握好上级专项资金的投入方向,紧密结合县情,积极策划、申报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七是改进财政投入方式。大力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模式,发动社会力量持续支持全县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经济发展从“直接无偿拨付”向“间接撬动支持”转变。八是完善融资平台转实体建设。围绕“主业突出、转型做实、规范运作、风险可控”的基本思路,推进融资平台公司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向实体化企业转型,增强企业经营能力和国有资本服务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九是创新财源建设路径。围绕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和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财源建设的主攻方向,把着眼点放在拓宽视野、转变方式、完善机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把着力点更多地放在大力发展“有税”经济、“高税”经济上,建立起产业发展与财政增收良性互动的循环机制,形成持续稳定的地方财源。十是坚持依法治税和科学征管相结合。坚持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积极研究现行财税政策,定期调研分析税源结构、税种特点和税收入库情况,充分发挥综合治税平台作用,加强涉税信息交流和综合利用,密切监控煤炭、石材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纳税情况,堵塞征管漏洞,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努力挖掘税收增收潜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