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政动态
“水塘路”变成“致富路” ——贵州金控集团精准施策,威宁贫困村焕新颜侧记
字号:

初夏乌蒙,天高云淡,草木葱茏。

“太好了,今年的果蔬和牲畜销售有着落了!”在乌蒙腹地一条刚修好柏油路上,威宁县幺站镇水塘村副支书张仁显接到驻村第一书记余勇军找到农特产品销路的报喜电话时,眼睛都笑成了豌豆角,不但说话的分贝瞬间提高,行进的步伐也迈得更加敦实。

贵州金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桂春(左一)在水塘村调研蔬菜种植

贵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州金控集团”)对口帮扶威宁自治县水塘村仅一年时间,通过一系列精准施策,村里的变化一月更比一月新,村民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一张又一张幸福的笑脸传递出的幸福、和着一阵又一阵的花香在乌蒙之巅四处弥漫。

下决心——不摘帽子誓不休

脱贫攻坚号角铮鸣,同步小康战鼓声声。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集智聚力“攻山头”,千方百计“拔穷根”,凝聚起了各方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

贵州金控集团作为省属大一型国有企业,不仅在打造地方国有金融资本运营平台,增强金融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也彰显了不同一般的担当和作为。

2019年5月,根据省委对口帮扶部署,威宁自治县幺站镇水塘村是贵州金控集团对口帮扶的其中一个点。

时间紧,任务急,担子重,怎么帮?如何扶?

面对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贵州金控集团党委一班人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较短的时间内达成共识:

提高认识,全集团必须秉承“以民为贵、贵在民生”的办企理念,把脱贫攻坚战作为镌刻初心的“试金石”、彰显使命的“军令状”、锤炼担当的“赛马场”,全力以赴帮扶水塘村脱贫摘帽。

高效行动,成立了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桂春为组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明尚为常务副组长,集团其他领导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协调、处理帮扶中的各项事宜。

强化措施,从产业、培训、资金、物资、项目、党建等方面同时发力,打出一套克敌制胜的“组合拳”。

充实力量,派出一名副处级干部到水塘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同时还选派干部轮流下沉协助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落实。

强信心——走村串户寻“穷根”

前往水塘村走马上任,余勇军感觉坐过山车似的经过一段十多公里的泥石路,颠得头昏目眩,心中打鼓,这个地方“太老火”!

以前的“水塘路”

谁料,余勇军在水塘村第一次会议上的一番讲话,迎来的只有稀稀拉拉的掌声。

有的村民还在背后暗自谪诂:“这个家伙是不是装模作样,到村里‘镀金’来了,来时说得轰轰烈烈,住几天就跑路了?”

看到的是大家的不信任,听到的是大家各种议论声。

余勇军回想起出发前集团领导们的千叮万嘱,感到身上担子异常沉重,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干出一番样子来。

余勇军上任后,一边查看村情村貌,一边深入群众家中和群众拉家常,了解乡亲们的所想、所盼、所急。先找党员干部谈,再挨家挨户的上门问,很快就成了水塘村2100余名村民家中的常客。

通过与村民们交谈,余勇军了解到村老公房至红岩村大约10余公里的村道路由于损坏非常严重,道路低洼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名符其实的“水塘路”“水”“泥”路,严重影响老乡们的通行,尤其是一到下雨天,谁家里要是缺油少盐了,只能趟着水和泥出去买东西,村里的孩子们上学更是不方便,不少孩子还需家长背着才能去学校。

更为严重的是,这条路是水塘村村民和附近的红岩、平原、联合等几个村走出大山的“主干道”,村里种植的水果和蔬菜都要通过这条路才能运到镇上和县城。往年水果蔬菜丰产了,却因为连日阴雨天,好好的蔬菜水果因为运不出去烂在了地里。果蔬经常丰产不丰收,可以说是断了村里人的“财路”。

下苦功——柏油路变致富路

道路难,一难变万难。

道路,成了水塘村脱贫致富中必须逾越的难题和“硬骨头”。

贵州金控集团接到余勇军关于修路的调研报告后,高度重视此事,专门成立了协调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为修路工作做准备,从项目申报、资金、人员等方面事无巨细地作出安排和部署。李桂春表示,要尽快、尽全力帮乡亲们修好这条路,让乡亲们早日走出大山、去掉“心病”。

苦心人天不负。在贵州金控集团的积极协调和省公路局的大力支持下, 2019年9月,相关部门终于将老公房至红岩村道路顺利列入了2019年县乡公路改造实施计划。

“祖祖辈辈期盼的柏油马路就要实现了!” 喜讯不胫而走,水塘村的乡亲们激动得奔走相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非常支持此事,沿公路的群众不要公路占地补偿,主动让出土地建公路。

今年春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地方都盼着复工复产,然而在水塘村,村民最大期盼就是这段路早日动工。

5月26日,经过3个月的艰苦鏖战,这条长约12公里,总投资2000万元的柏油马路终于建成投用。

“咱老百姓今儿个真呀真高兴!”  路通,心畅,不少村民在新路开通当天,还自发买来鞭炮在道路边燃放,嘴里还不断唱着。

现在的致富路

水塘村村民董美珍穿着布鞋走在用沥青铺的平平整整、干干净净的新路上,逢人就说:“这路太安逸喽,以后下大雨不用穿水鞋也能出门了,种的果蔬也不会烂在地里了!”

半个月来,由于通路变好,么站镇、威宁、毕节的果蔬、猪、牛、羊商贩频繁往水塘村跑,就连与水塘毗邻的红岩等5个村的乡亲们种植的果蔬,养殖的猪、牛、羊,都比以往卖价高了不少。

动真功——产销之花并蒂开

如何让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收益和持续稳定脱贫?

贵州金控集团党委一班人认为,无论是政府有关部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帮助和捐赠,只是杯水车薪,只能解燃眉之急,不是长久之计,唯有产业发展和兴盛,才是最有效、最持久的扶贫。

从自然条件看,么站镇地处威宁县南端,是一个纯农业乡镇,由于气候条件较好,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畜牧业及种植业。

从产业优势看,当地发展畜牧养殖业发展得天独厚、前景看好。

从增收路径看,当地水果、蔬菜、马铃薯,以及关殖的猪、牛、羊品质非常好,只要能把这些优质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就能确保水塘村的群众通过发展产业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于是,贵州金控集团在努力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与省蔬菜集团签订蔬菜收购协议,以“公司+农户”,“终端+源头”等模式,大力支持村发展白菜、马铃薯等种植业,以及养鸡、养牛、养羊等养殖产业。此举意味着当地农特产品的销路有了着落,人们腰包会越来越鼓,日子会越来越好。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然有我!”李桂春坦言,脱贫攻坚就是要精准施策,靶向攻坚,用一个个实际行动,既要让贫困家庭数量锐减,同时,更要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