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0-4378382 | 信息分类: |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17-12-21 19:40:10 |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情况 |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产业。近年来,围绕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我厅大胆探索、创新推动、强化保障,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侧发力,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交通发展新路。
一、以高速公路为突破推动PPP模式建设
一是牢固树立交通先行理念。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省政府批准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密规划)》,制定了《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攻坚决战实施方案》,对高速公路发展目标、资金筹措、建设模式、推进时序等作出全面部署,力争“十三五”末或“十四五”初,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进一步巩固提升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地位。二是始终秉承互利共赢原则。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与多家企业进行深度交流,编制完成《贵州省高速公路PPP模式研究报告》,探索确定了PPP模式的合理回报率、测算方法、补助模式、风险分担等一系列重要环节,为PPP模式推广运用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坚持“两利”原则,既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又有利于防止“暴利”,使社会资本的投入“有保障、无暴利”,真正使政企形成合力,共同达到“政府谋发展、企业谋效益”的双赢目的。三是探索创新PPP合作模式。采取“BOT+EPC”“BOT+EPC+政府补助” “股权合作+BOT+EPC”等多种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我省高速公路。截至目前,全省共计45个3271公里(总投资4148亿元)采取PPP模式建设,约占全省高速公路已建在建总规模的五分之二,被国家有关部委专家评价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贵州PPP模式”新样本,我省铜仁至怀化、三都至荔波、正安至习水等3个高速公路PPP项目纳入全国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占全部26个高速公路PPP项目的九分之一。2017年,全省又采取PPP模式完成高速公路招商引资项目7个494公里。
二、以普通国省道为抓手延伸PPP模式范围
一是明确实施范围。将纳入国家“十三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规划项目,采用“建养一体化”模式建设,即政府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社会资本,签订三方协议,由社会资本承担项目的资金筹集、施工和交工验收后5年的养护服务,政府依据项目建设及养护的绩效评价情况,向社会资本支付服务费。二是明确工作原则。按照“政府全程主导推进、市场方式选择对象、社会资本负责建养、项目超前打捆实施、建养绩效评价付费”的原则,集筹资、建设、养护三位一体,实行“双合同”管理体系,化零为整,整体推进。与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有利于缓解资金瓶颈、有利于加快建设进度、有利于提升工程质量、有利于降低廉政风险。三是明确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三批2554公里、总投资224亿元的普通国省干线“建养一体化”项目社会资本招标工作,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实现“用央企的钱建贵州的路,用明天的钱建今天的路”。
三、以农村公路为依托持续深化PPP模式发展
一是创新推出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目标需求,充分发挥有实力企业在技术、资金上的优势,提出了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模式,即以市(州)为单位,将纳入国家“十三五”农村公路项目库的项目,重点对剩余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县乡道改造三类项目,通过“打捆”后进行公开招标,由中标社会资本承担项目的实施(含资金筹集、总承包施工)及交工验收后5年的养护服务工作,政府依据项目建设及养护的绩效评估情况,支付“改造+养护”费用,服务期满后,公路交还地方政府。二是提前完成兜底性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2.37万公里、总投资215亿元的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项目社会资本招标工作(其中已完成178亿元投资任务)。通过这种模式,不但提前两年(即2017年底)实现建制村通畅率100%目标,实现交通扶贫脱贫率先突破,而且项目建设质量、工程进度、服务能力均比传统模式有较大幅度提升。三是有效破解农村公路发展难题。“建养一体化”模式改变了建设与养护分开实施的方式,将项目施工与养护任务捆绑,敦促业主单位主动强化前期施工质量,降低后期养护成本支出,创造性地实现了建设与养护、进度与质量、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多赢。在非收费公路规模化采取“建养一体化”模式在全国尚属首创。
与此同时,我们还创新设立了总规模400亿元的贵州交通产业发展基金,解决了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不足和地方资本金欠账等问题;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已完成全省96个客运站联网售票项目,93个客运站已经开通网上售票功能;正在采取PPP模式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努力为全省提供一张质优价廉的高速信息网;水运领域也在积极探索PPP模式用于航道和通航项目,实现水运发展破题;全力推进“交通+旅游+大数据”融合发展,实现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配合,提高交通有效供给质量和效益,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